艺术高考河南师范大学艺考院校专业

来源:安成教育咨询网 时间:2023-10-06 17:17:34 责编:教育顾问 人气:
河南师范大学位于河南新乡,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院系调整学校从河南大学分离出来,先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历经河南省立中山大学理科、省立河南大学理学院、国立河南大学理学院等时期。1985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是河南重点建设师范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高校。是一所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历史沿革河南师范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23 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 1951 年的平原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院系调整,历经河南省立中山大学理科、省立河南大学理学院、国立河南大学理学院等时期。学校先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是河南重点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应建设之急需,1950年10月,平原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一所大学,校名暂定为“平原大学”。1951年3月,经中央教育部批准,学校定名为“平原师范学院”。1951年11月23日,平原师范学院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1953年8月,平原师范学院与设在开封的河南大学合并成立河南师范学院,设一院、二院两个分院。一院在开封办学,由原河南大学的文科与平原师范学院的文科合并而成;二院在新乡办学,由原河南大学的理科与平原师范学院的理科合并而成。调整后,二院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系,成了单纯的理科师范学院,一直持续多年。其后,根据国务院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精神,二院先后更名为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1956—1965年十年间,学校得到较大发展。十年间共招收学生6708人,毕业学生6007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1966年开始的十年内乱,使学校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和一系列的建设改革工作,学校走上了振兴发展的道路。从1975年开始,学校恢复文科专业,进入文理共同建设和发展时期,在专业设置上仍以理科为主。为了适应河南经济、教育发展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985年6月,新乡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办学规模学科建设学校设有2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上数据截至 年3月)省级重点学科:一级重点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光学工程、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化工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水产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中国史、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学、工商管理二级重点学科:软件工程、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院系设置截至 年,学校设有22个学院,包括一个独立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有新乡、郑州校区)。师资力量河南师范大学建校以来,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名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毕列爵、卢锦梭、魏冬青、王键吉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截至 年3月,学校有在岗职工2200 余人,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5人,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专家等80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6人。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在 年中国大学评价中,该校教师水平和教师绩效均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外国语言文学、体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具有教授评审权。武书连 中国大学排行榜115位(河南第三)。武书连 中国大学教师平均学术水平103。 年《中国大学评价》性价比全国第10。教学建设河南师范大学拥有建设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学生在国际、国内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校园戏剧奖、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以及省部级音乐、美术奖励60项。(以上数据截至 年3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学术研究科研建设河南师范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有机药物、新能源材料、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小麦生理生态研究等方面,学校转让的高新技术成果创造的价值达到数亿元,已成为促进河南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包括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1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85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主编(着)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230余部,在SCI、SSCI、A&HCI、EI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50篇,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920篇; 年1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理论物理、物理化学、动物学、环境科学、细胞分化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据美国科技信息所对全球高校和科研机构近10年发表论文被引用情况的分析报道,河南师范大学进入世界前1%,在中国进入前1%的96所高校中位居63位。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河南师范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收录的数量,自1994年至2001年高校大规模并校之前一直居全国高校前50位,其中1995年曾名列第29位,全国师范院校第4位。SCI论文引证在全国排序自1995年以来一直居前51位,最高位次为第30位。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分化调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省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生物工程药物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化学制药及生物医用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道地中药材保育及利用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信息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智能与数据挖掘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绿色化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功能有机分子化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数学与科学计算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电磁波特征信息探测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绿色化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量子芯片与精密探测技术河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红外光电子科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资源微生物与功能分子河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所、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馆舍面积27000平方米,藏书380多万册,期刊4800多种,中外文网络在线数据库10余个。学术期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是由河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60年。原为《新乡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随校名变更改为现名。[12] 分为自然科学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河南省社会科学二十佳期刊。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4,2008和 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2006,2008和2010年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所获荣誉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毕业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人事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教务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育工会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好党组织”、“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高校校风校纪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文化传统学校校歌点燃青春的火炬,开启智慧的宝藏,背负民族的希望,谱写人生的华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巍巍学府,人才集翔。啊~啊,河南师大,啊~啊,河南师大,厚德博学,止于至善,让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学校校训“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意为河南师范大学的每一个人,无论是修德还是进学都应当不懈的努力,追求达到最高的境界。如此方能担当起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之伟业所赋予历史重任,为学校增光添彩。“厚德”语出《易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因宽厚,得以承载万物;有学问的人应以大地为楷模,培养容人容物的雅量,以宽厚而高尚的德行承担重大责任。“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者在其中矣。”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并且专心致志;学有疑之要及时问,且只问己所学中未曾理解的问题而不泛滥的问,并且就习知易见者思之,于是情志好生爱人之德就在其中了。《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既有学问博大精深之意,又有广泛学习,学识渊博之说。“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注:“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意思是说大学在于帮助学生彰明修养之德,日新又新,不断进步,在做人和学业上追求最完美的境界。校园精神【诠释】为师之道永无止境,无限拓展、延伸,须孜孜以求之,丝毫不容懈怠;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屈不挠,进取不已。内涵深厚、外延无垠的为师之道,对学生的影响不仅终其一生,而且又被学生承传、发扬、光大,向无数个方向延展而永无止境地产生影响。促使勇于求真、勤于求善、乐于求美的众多贤良在上下求索的曲折险途中矢志不移,自强不息。河南师范大学的师生们,在八十余载的风雨历程中,静水流深,凝练成了“师道罔极、自强不息”这一校园精神。[16] 领导关怀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师范大学的建设、发展和改革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1958年9月,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耀邦视察河南师大。1984年11月,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锦涛视察河南师大,并为学校题词“奋力开拓,勇于进取,立志做富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2003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视察河南师大。2003年9月28日,学校建校八十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致信祝贺。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成玉出席庆祝大会并讲话。2005年,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视察河南师大。 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中南海接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该校渠桂荣教授等优秀党员专家暑期学习考察团成员。 年12月6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视察河南师大。 年11月8日,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视察河南师大。 年3月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视察河南师大。 http://www.16ik.com/?24818.html 艺术高考河南师范大学艺考院校专业 艺考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