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简称“深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办。截止到 年,实现了办学规模由建校规划4000人到实际在校生30000余人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办学层次由学士、硕士到博士教育的三级提升,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1995年通过国家首批本科教学合格评价,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7年实行学院制,明确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思路。2000年确立了从单纯教学型向教学与科研并重型转变的办学目标。2005年经批准成为工程专业硕士授权单位,新增2个工程专业硕士培养领域。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年11月27日,深圳大学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截止到 年7月,学校设有25个教学学院,80个本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9个,其中工程硕士具有授权的领域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深大是广东省重点高校之一。历史沿革1983年,深圳经济特区创办深圳大学 。1984年春天,邓小平叮嘱办好。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教研司011号文件批准,深圳大学政治经济学(特区经济)和企业管理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1988年共招收4届19名硕士研究生。1993年夏季,江泽民题写校名。1995年,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学位授权。1997年实行学院制,明确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思路。2000年确立了从单纯教学型向教学与科研并重型转变的办学目标。2005年经批准成为工程专业硕士授权单位,新增2个工程专业硕士培养领域。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博士学位授权。 年中国百强大学。 年11月27日,深圳大学正式发文,成立研究生院。学科建设与发展办公室划归研究生院。研究生院下设综合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培养办公室、学位办公室、学工办公室等职能机构,履行全校研究生工作宏观管理、质量监控、学科建设、学生管理与服务等职能,统筹全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工作。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截止到 年5月,学校有7个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个国防国技实验室;省级技术型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激光工程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高等教育研究所;国学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印度研究中心。国防国技实验室: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型重点实验室:超级计算中心;新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子学研究所;物流研究所;模具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级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移民文化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院;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弱势群体保护研究所;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止到 年12月,,图书馆馆舍48441㎡,全校拥有342.25万余册图书,其中图书馆有312.26万余册,图书馆藏书达460万余册(含电子图书150万余册),各学院资料室有29.99万余册。馆藏书刊目录数据库累计817917种,3072639册,其它50000册未编赠书。 中文图书720686种,2755242册,外文图书82028种,128075册。中文报刊合订本4647种,126206册,外文报刊合订本2379种,51806册。电子图书镜像1701784册。全文电子期刊6.63万种。光盘、网络、镜像数据库共204种(中外文),含全文电子期刊74447种。收藏美术艺术作品累计248件,其它艺术品11件。各种非书资料约7.8万件。以丰富的港澳台版藏书为特藏,共收藏6.6万余册港台图书。学术期刊《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本刊是由深圳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性刊物,以鲜明的办刊特色和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被确立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深圳大学报》《世界建筑导报》科研成果“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4030项,其中“863”、“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防科研项目等国家级课题、项目29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达74项。2005年实到科研经费6100万元,2006 年突破9000万元,其中横向课题经费超5000万元。2010年文理科实到科研经费1.3亿元。科学研究贴近社会需求,横向项目和经费不断增加。 年,自然科学类科研项目497项,人文社科类项目211项;科研实到总经费自然科学类13553.67万元,人文社科类3432.99万元;国家基金项目科技类78项,社科类11项。科学研究贴近社会需求,横向项目和经费不断增加。五届高交会 ,233个项目参展,达成合同金额1.2亿元,部分技术实现产业化。截止到 年,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项目获得重大突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项,重大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国家级技术发明二等奖、解放军总参谋部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广东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被《工程索引》和《科学文摘》收录,篇引率居全国科技期刊前列;人文社科版论文转载量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名列前茅。论文成果截止到 年,理工类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804篇,人文社科类论文被CSSCI收录1306篇,2009年至 年,学校本科生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13 篇,其中,英文论文14篇,SCI收录9篇,EI收录15篇,ISTP收录6篇,CSSCI收录3篇;学生申请发明专利4项(其中1项已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共出版专著263部、译著40部。青年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取得突破。截止到 年,获得全国美展金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解放军总参谋部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9项,获得授权专利107项。计算机成果 年12月,深大联手中科大研制出万亿次个人高性能计算机。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截止到 年,学校教职工2580人,其中教师1500人,技术人员499人,管理人员581人。在岗教师中,教授364人,副教授564人;具博士学位891人;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858人;外籍教师29名。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牛憨笨,倪嘉缵);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盛纲),“双聘”院士7名(刘盛纲、陈俊亮、钱清泉、姚建铨、陈肇元,牛憨笨,倪嘉缵);教育部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名,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名,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人,鹏城学者5名,珠江学者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学科建设截止到 年,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下有二级学科142个;另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9个,其中工程硕士具有授权的领域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下有二级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截止到 年, 学校建有12个省级重点学科(光学工程、政治经济学、国际法学、文艺学、传播学、光学、细胞生物学、材料物理与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结构工程)。截止到 年,学校的师范学院,拥有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工程和光电子技术科学三个博士点,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3个硕士点,其中光学工程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并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了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学建设截止到 年,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数字色彩,工程制图,植物生理学),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课程1门(数字色彩)。省级精品课程12门(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制图,数字色彩,高等数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运筹学,企业战略管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系统动力学,大学物理,高等语言程序设计,金融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离散数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6个(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生物技术、法学、广告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学校有75个本科专业。 教学设施截止到 年,教学实验中心27个,教学实验室94个,教学行政用房345499平方米,生均18.83平方米,其中教室110536平方米,实验室102565平方米(含教学实验室50450平方米),图书馆51589平方米,体育设施用房62542平方米,学生活动中心楼4128平方米,行政办公楼14139平方米;教室座位18511个,89.6% 的教室多媒体化。教学计算机5857台。每百名学生配备多媒体和语音座位98.89个、教学计算机31.92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7.3亿元。建有理工类重点实验室15个,信息化校园建设成效显著,网络端口达4万个,校园无线网覆盖主要区域。对外交流截止到 年,深圳大学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 、法国、德国、俄罗斯、荷兰、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教育合作关 系。学校每年选派赴国外高校进修留学、考察访问、合作研究和参加学术会议的教师与学生达 600多人次。每年应邀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参加合作科研等的海外学者及专家达千余人 。爱尔兰现任总统玛丽·麦卡利斯、原日本总理大臣海部俊树,著名学者池田大作、饶宗颐、赵浩生、吴家玮、潘毓刚,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李远哲、牛满江等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 在校就读的有联合办学学生410名,来自五大洲47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600多名,其中有 本科生71名,研究生90名。校园环境截止到 年,深圳大学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老校区1.44平方公里,坐落在深圳市南山半岛,面临后海,遥对香港,是经济特区十大历史建筑之一,曾荣获全国校园建筑设计一等奖;新校区1.46平方公里,位于西丽大学城。文化传统校训自立、自律、自强荔枝节深圳大学每年在荔枝成熟的季节会举办全国高校中唯一的活动——荔枝节。社团文化学校有英语协会、音乐协会、戏剧社、英语辩论社、诸子讲坛、书法协会、模特协会等社团专业突出,内容丰富。艺术团歌唱及舞蹈演出、荔园大讲堂、诸子讲坛、高雅艺术进校园、图书漂流、学术直通车、“院际杯”辩论赛、舞蹈大赛、演讲比赛、社团嘉年华、校园文化艺术节、文博会大学生创意集市等活动精彩纷呈。
http://www.16ik.com/?25271.html
艺术高考深圳大学艺考院校专业
艺考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