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是什么(学分绩点制度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意义)

来源:安成教育咨询网 时间:2023-10-06 17:39:28 责编:教育顾问 人气:

学分绩点制度,即学分与绩点相结合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大学中,学分与绩点是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之一,也是实施多样化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

gpa是什么(学分绩点制度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意义) 第1张

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通过每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并且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此外,学分制度也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提前毕业,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等。

绩点则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成绩较高的课程获得较高的绩点,反之亦然。由此计算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即GPA(Grade Point Average)。同时,还有总平均绩点(Overall GPA)和最后两年平均绩点(GPA for the last two years)等指标。在美国,90%的学校使用四分制计算GPA,而仅有10%的学校会采用五分制,这些学校的最低入学标准也相应提高。

中国学生在申请时应明确采用的GPA制度,并在成绩单、推荐信、读书计划等材料中说明这种GPA实际上是由于评分标准较严格所导致的,或者列明成绩在全班或全系排名及百分比。此外,在大学部学业中,C及以上成绩即可,但研究所硕士学生则需拿到B及以上的成绩。

总之,学分绩点制度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意义,不仅为学校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教学手段,还为学生在学习、毕业、就业等方面提供了标准化的体系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