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家公祭日

来源:安成教育咨询网 时间:2023-10-08 23:34:49 责编:教育顾问 人气:

十二月十三公祭日是什么意思?

十二月十三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是指1931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国家公祭日是指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纪念活动。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十二月十三公祭日指的是在国家层面吊念为国捐躯的烈士活动。

在2019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推出国家公祭日,在12月13日当天全国各大政府和机关都会参与国家举办的吊念活动

十二月十三日是国家定的公祭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默哀,向死去的三十万同饱进行祭拜,教育后人,不忘国耻,永远记住,只有国家强大,国力雄厚,才能不受外国掠强的欺负,?中国人民才能过上美滿的幸福生活!

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是十二月十三日,纪念在抗日战争中,南京人民被日本屠杀的日子,后来被确定为国家级的国难纪念日。

国家公祭日是在我们每年的12